中医民族医人才培养体系搭建“三部曲”—— (三)组织落实:上线中医民族医特色专科和特色技术培训平台
来源:中国民族医人才培训平台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发展与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党中央、国务院颁布的《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及相关部门的法律法规和文件精神,按照中国民贸在民族医药与大健康领域的产业布局,民族医药与大健康产业工委经过半年多的调研商讨、专家论证达成共识,以项目为抓手,开展今年乃至3-5年的工作,助力全国民族医药与健康产业,积极推进民族医药传承创新高质量发展,推动民族医药走出民族地区、走向全国发达地区、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3月25日,民族医药与大健康产业工委召开了项目工作会议,专题研究了教育培训项目等多个项目工作。根据相关防控工作要求,会议以线上视频会议的形式进行。
本次线上会议邀请核心专家组李宁、昂青才旦(藏)、巴雅尔(蒙)、奥·乌力吉(蒙)、佟海英(蒙)、斯拉甫·艾白(维)、腾红丽等中医、民族医专家出席,共同讨论中医、民族医特色专科和特色技术培训项目,线上考核平台搭建,中医、民族医培训基地建设等相关事宜。
(中医、民族医特色专科和特色技术培训项目工作会议召开)
中医、民族医人才培训基地致力于解决中医医院和民族医医院人才培养问题,邀请原国家卫生部副部长何界生,国家民委原党组成员纪检组组长李小满等医药卫生行业及大健康产业领域内的多位领导、专家担任顾问;聘请了中国工程院石学敏院士、王琦院士,国医大师占堆、包金山等院士、国医大师及全国名中医担任首席专家,组建了包括全国首届名中医、中医药、民族医药领域专家学者在内的核心专家组。从临床实际需求出发,通过理论培训与临床实践相结合,为中医医院和民族医医院培养中医、民族医药专科、专病和特色技术的骨干人才,提升医院整体服务水平。
目前,中医、民族医人才培训基地线上培训平台一站式解决系统已基本搭建完毕,新的培训课程内容正在进一步审定中。
核心专家组秉持着传递给中医、民族医医院临床专家和医生队伍真正需要的课程内容原则,对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委托出版的《少数民族医医疗技术操作规范》中遴选的藏、蒙、维、苗、土家15项少数民族医医疗技术,以及3项中医特色诊疗技术、4项中医民族医护理技术等内容进行了初步审议。
经专家组深入研究讨论,已基本确定了线上培训平台培训课程内容,待后续继续跟进完善进行最终审定。
与此同时,中医、民族医培训基地建设也在同步开展。“教育培训项目组”深入北京、上海、广东、辽宁、湖南、吉林、山东、广西和贵州等省市进行调研考察,详细部署,具体落实中医、民族医培训基地建设工作。
结语: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经过两届“民族医药传承与振兴发展大会”的牢筑基石,2021年“大健康产业工作委员会工作会议”的搭建框架,以及2022年筹备组织落实各项具体工作,中医民族医人才培养体系项目终于顺利落地,中医民族医特色专科和特